返回首页 | 返回本书目录 |

以赛亚书第四十章 

四十1~31
从神的全权与超越得安慰
四十3~4 古代近东的筑路工程 古代近东的路大部分是没有铺好的(亚述晚期的几条路除外)。虽然没有铺好,但是那些车辆交通用的路(努斯文件称为「马车路」)还是要常常立界线、弄平、维修。不过少有文献提及筑路或修路。高运量的路很少,主要是沿着贸易路线。所以有个藩国国王向马里王抱怨,他只能沿着主要干道绕路抵达叙利亚。亚述王很少以修筑道路自夸,因为那是地方的职责。艾萨克哈顿在一个条约里下令,当他的儿子继承王位,藩属国必须臣服于他,并且「在各方面为他铺平道路」。
四十3~9 旷野中的声音,报消息的人 传讯使者在古近东家谕户晓,他们将政治与民事消息带给城市居民,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每个城市可说是都有一个「呼叫人」向居民宣告重要的消息。外敌侵入前,会派先遣使者与城里剩下的居民谈判。与拉伯沙基去耶路撒冷类似的例子,见于亚述在主前第七世纪攻打美索不达米亚南部,曾派先遣使者到巴比伦谈判。
四十6~7 生命短暂 感到生命飞逝,并非古以色列人的独有想法。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吉加墨斯史诗,众神命定人类终有一死,而神才能享有不朽的生命。不过苏美国王吉加墨斯历经不少探险,为要得到长生不老的法门。首先他消灭一些非凡人的力量,借着生殖力想要达到不死的境地;后来又去寻找获神明赐以不朽的洪水英雄乌特纳皮什廷。吉加墨斯虽然找到了洪水英雄,也发现了「生命草」,但是他大而无私,想要把生命草带回他的家乡乌鲁克城,与当地市民共享,结果中途被蛇窃走,吉加墨斯只好空手返回。不过作品提醒读者,吉加墨斯建造了乌鲁克的城墙,如今依然矗立,也可说是得到了一种不朽的地位。所以这部史诗是在诠释每个美索不达米亚人都知道的事实:生命苦短,死后每个人都会在阴府过着悲惨的生活。
四十8 古代近东对「永远」的看法 古代近东的「永远」观念意味着持续、永久的时间,而非无终止的时间。美索不达米亚国王希望他们的名字可以「永远」坚立。他们把财产「永远」(生生不息)留给家庭成员。根据《吉加墨斯史诗》,只有众神的岁月才是「永远的」(持续的),而人类的岁月则是「可数的」。代表永远的用词也与命运已定的观念相呼应。在《吉加墨斯史诗》,恩基度使用咒语,「永远命定」了女祭司珊蛤(Shamhat)的下场。亚述碑文也提到众神的命令无从改变,他们的话永远可信。在《埃努玛埃利什》,判军领袖金古与玛尔杜克各有自己已定的命运,所以他们的命令不会改变,他们的话有永恒的价值。
四十10 国王争战归来的奖赏 赏赐与报应可能是专门用语,指贡品或是打胜仗的战士带回来的战利品。亚述国王特别提到从征服的人民拿到的大量战利品。例如,西拿基立在他的尼尼微宫殿里盖了一间「拉吉屋」,陈列他在主前七○一年毁灭以色列的要塞所掠夺的所有战利品。打胜仗回来是国王对自己心爱的手下分赏的时候。
 


来自尼尼微的西拿基立石灰浮雕

四十11 国王作为牧者 国王作为百姓的牧者的这个意识型态,大约于主前二四五○年即见于苏美的卢加耳扎格西。同时代的拉加什国王吴鲁卡金纳声称宁吉尔苏神拥有他的国家,国王则被拣选作「牧者」,为了神与百姓管理城市行政。这种意识型态在古代近东一直延续到以色列王国时期。
四十12 治理宇宙 在古代近东是众神之首给宇宙带来次序。在《埃努玛埃利什》(巴比伦创世史诗),玛尔杜克神打败查马特女神以后,「横跨天空,视察各地;调整阿普苏的地盘、努丁穆德的居所,并且测量了阿普苏的空间。」他接着又组织了星座、代表神的星辰,以及其他天体。
四十13~14 古代近东的众神议会 在古代近东,所有的重要决定都是在天上的议会作成的。众神在那里彼此咨询、交换讯息与意见。在巴比伦创世史诗里,阿普苏与查马特这两位万物之源,以蒙牧(Mummu)作他们的顾问,有时还受他责备。当众神最高议会召聚,决定如何攻击查马特,他们就喝得酩酊大醉,最后选出玛尔杜克作王,接受了他的高压统治。以赛亚则坚称雅巍没有顾问,他也不用与天神议会商讨(不过以色列人相信有个天上的议会在运作,见:出二十3与代下十八18的注释)。
四十15 天平上的微尘 大地的尘土在旧约圣经中用以表达微不足道。这节经文则说,万民好像尘土,在天平上毫无份量。巴比伦人秤肉或是水果,不会注意天平上的灰尘。
四十16 利巴嫩的树林与走兽 以色列认为森林最壮观、动物种类最多的地方是利巴嫩。除了提供所罗门圣殿的木材,利巴嫩的香柏木也是埃及的神圣船舫、推罗船只的建材。而亚述则从利巴嫩抽取木材作为贡品,来建造神殿。
四十19 作偶像 古代近东的神像都是铸造或是雕刻的。木偶像由木刻家用准绳在木头上量长宽,用刻刀描出偶像的形状,然后把粗糙的部分削平,把身体每个部位的比例弄好。不过本节明显指的是铸造的神像,差不多从四到十吋高不等。模子是把蜡像上一层泥,然后把蜡溶掉,再烧泥模。然后从神像的脚底用嘴子把铜浇进模子里。脚底也用来把神像钉在木墩上。工匠然后用一种专用的小槌,把金箔银箔镶在模子上。工匠也会刻出一些印痕,可以把金线或银线(和合本:「练」)塞进去。然后找一块结实的木头当底座。最近有学者主张底座的木头是印度黄檀。考古学家在古代近东地带已经挖掘出好几千座神像。
四十22 地球大圈 这里的宇宙画像是古代近东普遍的宇宙观。天空是个拱顶,凌架于圆盘状的大地之上,而大地又座落于太初的大水之上。大水之下是地府,可说是阳间的翻版。所以,整个宇宙是一个极浩大的球体,地球横亘于中央。但这里在讲地是圆形的。
  巴比伦文学称赞沙马士是将地的圆圈悬在空中的神。同样的,在一篇向沙马士与阿达德发出的祷词提到,阿达德使雨降在地的大圈。圆圈所反映的无非是起伏的水平线(所以是圆盘状),而非球体(希伯来文另有用字)。古代世界常常认为世界是圆形的。
四十26 创造神 古代近东地区有不少创造故事,不过没有多少讲到创造天地或星辰。在苏美占星书的前言,有三个神明──安、恩里勒、恩基──是设置天空与星神,并且制定他们的轨道的三位功臣。
  巴比伦创世史诗中的玛尔杜克,是由众神议会赐给他创造能力,而玛尔杜克以创造、毁灭了一个星座来试验他所得到的能力。他打败查马特以后,设定了众神的位置,并且建立了星座。
四十26 星群的名字 在巴比伦创造史诗中,玛尔杜克在天上为众神建造了基地,并且为他们找相像的星球作为他们的形像。所以玛尔杜克虽然没有真正的为星辰命名,不过为相关的星星指定了神祇。
四十27~28 神明不知道或是疲惫 古代近东的神祇也有凡人的软弱,常常疏忽,甚至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所以神与神之间也常常彼此斗智、计诱。例如,恩里勒以水灾毁灭人类,恩基却救了一个剩下的人类,智取恩里勒。但是他劝他所救的亚达帕在亚奴面前拒绝「死亡之饼」,却不知自己被耍,因为亚奴最后给了亚达帕「生命之饼」,完全出乎恩基意料。古代近东的神也会累,常常需要食物、饮水、居处。事实上,神明造人是为了要人做那些自己不想做的劳累事。

──《圣经背景注释》

赞助商链接

返回基督教圣经